最佳答案浑源旅游,浑源县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,解答 1,恒山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,相传4000年前舜帝北巡至此,见山势雄伟,遂封为“北岳”;恒山崛起于桑乾盆地南端,连绵数百里。横亘寨上,主峰海拔2017米,山上怪石争奇,古树参天,苍松翠......
解答
1,恒山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,相传4000年前舜帝北巡至此,见山势雄伟,遂封为北岳;恒山崛起于桑乾盆地南端,连绵数百里。横亘寨上,主峰海拔2017米,山上怪石争奇,古树参天,苍松翠柏之间散布着殿亭楼台,给雄伟的北岳增添了不少秀色。古有恒山十八胜景,今尚存朝殿、会仙府、九天宫、悬空寺等十余处,最为著名的就是悬空寺。悬空寺坐落在金龙口的绝壁上,一组红绿相映的建筑群,玲珑剔透,像是一幅彩画贴大石壁上,又像无形的线把几座小房子系在半空。正如当地民谣说的悬空寺,半天高,三根马尾空中吊该寺始建于北魏王朝后期,经金、明、清三代重修,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。 山门依山势朝南,全寺大小40间殿宇台阁紧贴岩壁一字排开,南北长如蟠龙,东西窄如衣带。外观上高低错落,参差有致,内部联系颇见匠心,有的用栈桥凌空飞渡,有的以暗道相通,有的在石级上攀登而过,有的拱越石壁穿窗入室,有时使人好像已面临绝境,几经回旋,又豁然开朗,别有洞天之感。
2,悬空寺 第1名大同市浑源县东南郊恒山脚下恒山 第2名大同市浑源县东南郊恒山脚下AAAA级景区真武庙 第3名大同市浑源县停旨岭村,恒山索道附近恒山九天宫 第4名浑源县恒山九天宫北岳庙 第5名恒山
3,浑源始置于西汉,定名于唐,因浑河发源于县境内,故名浑源县。现辖6镇12乡。2000年总人口32.6万。浑源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大同盆地东南边缘,地处桑干河支流浑河中上游。东接广灵,西毗应县,东南部以恒山与灵丘、繁峙县分界,北面由六棱山与大同、阳高2县相连。总面积为1966平方公里。辖6镇12乡358个行政村,总人口约34万,县城人口12万人。 浑源县自然资源、矿产资源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,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。全县耕地91万亩,粮食产量正常年景在1.4亿公斤左右。主要品种有:谷子、黍子、蚕豆、莞豆、莜麦、大豆、小麦、玉米、高粱、土豆等。蔬菜产量2亿公斤,土豆淀粉产量可达1.5亿公斤。味道鲜美、风味独特、营养丰富、且高蛋白、高磷、高钙、低脂肪的黄芪羊,年饲养量30万只。 全县黄芪面积33万亩,是中国黄芪之乡,世界顶级黄芪正北芪的产地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列其为本经上品补药之长。宜林面积103万亩,主要品种有华北落叶松、油松、桦树、杨柳树、经济林等。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,有煤、膨润土、沸石、花岗岩、铁、钼、铜、金、高岭土等20多个矿种。煤炭储量17亿吨。属山西八大煤田之一。膨润土储量1亿吨,是全国大型优质钙基膨润土矿藏之一;沸石储量4亿吨,为山西唯一产地;花岗岩储量1.93亿立方米,尤其是黑色花岗岩为世界石材精品;大白泉优质天然矿泉水,含偏硅酸18.9mg/l,日出水量2000吨。 域内旅游资源 [编辑本段] 遐迩闻名的北岳恒山,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,景区面积 359.62平方公里,由天峰岭、翠屏山、千佛岭、天赐沟、神溪、落子洼、龙盆峪、大川岭、上桦岭、凌云口、五峰山、西河口、汤头、城关、龙山等15个各具特色的景区组成。国家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。北岳恒山历史悠久。文化灿烂,风光壮美,山水如画,气候凉爽,民俗独特,自然、人文景观兼胜。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之美誉。林海松涛,古庙奇阁、道佛仙踪、怪石幽洞构成了著名的恒山美景。凌空摩崖建筑悬空寺,建于北魏时期,距今1400多年,是国内现存唯一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,也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,结构奇特,巧夺天工。 2006年以来,按照旅游立县的总体战略要求,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力度,着力打造北方旅游名县。投资300万元,编制完成了《恒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》、《圆觉寺、永安寺历史街区广场规划》等,为搞好深度开发指明了方向;投资1350万元,完成了悬空寺三期整治工程、栗毓美墓整体修缮工程,进一步提升了景区品位。与此同时,按照占领重点城市拓市场,发布巨型广告塑形象,参加大型展会创品牌的思路,加大旅游推介促销力度,去年以来参加了上海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、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等10多次大型宣传促销活动,并与中央电视台、英国BBC等合作,拍摄了展示恒山、悬空寺风貌和历史文物的电视专题片。在2007年12月举行的博鳌旅游国际论坛上,北岳恒山被推选为首批国家旅游名片之一。去年,恒山景区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,旅游直接收入达到3000万元,同比增长20%;拉动社会收入2.3亿元,同比增长31.4%。 青铜器遗址、麻庄汉墓群、古长城、古城堡、古峰火台、古磁窑遗址、革命烈士纪念塔等文物胜迹。境内汤头温泉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氡泉,出面水温72℃,誉为北方第一泉,东汉时期被发现利用,北魏时期建皇家行宫,经测定,含有38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,具有较高的保健、医疗价值。 麻庄:在浑源县西二十里,汉崞县治此。有汉墓群(共墓冢十四个),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磁窑口关:在浑源县南十七里恒山左侧。路通灵邱,明洪武四年(1371)筑堡设巡检司,又名磁峡口。自从唐代起,这里就盛产磁器,故名。近处多古窑址。 归潜堂:在浑源县西南四十五里玉泉山东,元代刘祁隐居于此。刘祁,浑源人,字景叔,刘从益之子,金时为太学生,入元复试为进士。所著《归潜志》即写于此,是书多为修篡《金史》采用。 龙山:在浑源县西南,亦名封龙山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泰常二年,司马顺之久常山,遂聚党于封龙山,即此。金未,元好问、李治、张德辉尝游此山,时号龙山三老。 温泉:在浑源县东南百里汤头村,出地水温约摄氏六十度,宜沐浴。早在北魏天赐年间即有官员到此沐浴治病,兴光元年(454)文成帝幸灵邱,至温泉宫,即此。《水经注》:滱水又东合温泉水,水出西北暄谷,其水温热若汤,能愈百疾,故世谓之温泉焉。现设有汤头疗养所。